•  个人保险专线:010-63411234
  •  企业用户专线:010-63411235
  • 购买企业类保险请不要在此处登录注册,请选择下方“保证保险”进行购买
购买保险的常见误区(一)
2018-04-27

误区一:买保险不吉利

由于保险都是有关生老病死的事,这让不少人忌讳。谁都不希望碰到疾病、残疾、死亡等灾难,但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谁能保证这些灾难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?

毋庸讳言,买保险就是来应对这些意外和灾难的,一旦风险发生,可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说,买保险的实质是买平安。

误区二:身体好不用买保险

保险与其他所有商品不同的一点是,“买的时候没有用,用的时候不能买”。只有身体健康时才有资格购买保险;如果身体不佳,轻则增加保费,重则拒绝投保。

而且,越年轻的人投保,保费越便宜,免体检的保障金额越高。因此,应趁着身体状况好、年纪轻时提早配置保障。

误区三:有社保不用买保险

社保注重的是平等,特点是低水平、广覆盖,一旦发生医疗费用,个人也需承担一部分。北上广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,癌症的治疗费用,社保赔付率平均仅有20%,剩下80%都需自付。

由此可见,社保不足以防范大病风险。而商业保险不仅保障范围比较广泛,而且保障金额的选择更灵活,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风险保障需求,是社保的必要补充。

而且,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程度较低,退休后从社保领取的养老金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。而有了商业保险,就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更多的养老金,提高生活品质。

误区四:买保险不出事就亏了

相比于实物,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是虚拟的、无形的,但也是客观存在的。如果发生风险,能够享有经济补偿;如果平安无事,享有的是应对未知风险的安心。

买保险就是为了以防万一。生病了能有钱治病,不用在病床上担心明天的住院费;万一不幸离开,也能为家人留下一笔钱,延续家庭责任。一份保险换来一世平安,怎可以亏不亏来衡量?

误区五:只给孩子买保险

中国家庭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,买保险也不例外。然而,购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是“先大人后小孩”。

父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,也是孩子的依靠。如果父母发生风险,对家庭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最为严重。因此,作为家庭经济支柱,父母应优先为自己配置保障。

误区六:过于注重投资回报

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的工具。买保险的首要目的,应是用尽可能小的成本,获得尽可能高的保障,而不是投资增值。

所谓返还型保险,无非是在风险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了定期储蓄。定期储蓄的投资回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,但是风险保障却只能通过保险获得。

因此,买保险的首要原则不是取得投资回报,而是以小搏大获得保障,抵御意外、疾病、死亡等风险。

误区七:买消费型保险很吃亏

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,如平安无事,就应返还保费,如果没有保费返还,总有一种吃亏的感觉。一份保险的保费支出可以从几元到几十上百万元不等,买保险不能盲目跟风及攀比,不同时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保险,确保各种保险的支出符合自己或家庭当前的需求。

其实这世上没有最好的险种,只有最适合的险种。所以,大可不必去计算怎样买保险不吃亏、最“合算”,只有购买的险种适合自己了,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。

误区八:只想买一份重疾险

很多人以为买保险就是买一份重疾险,其实这是非常粗浅的想法,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作用,一份保障完善的保险计划是一个组合。

意外险:防止意外导致的身故或伤残,100万保额也就两三百元。

重疾险:罹患重疾可以通过一次性给付的保额,可以几年时间不工作,专心治病,怎么治去哪治,自己说了算。

定期寿险:定寿是普通人最容易忽视,也是我国目前最纯粹的一类保险,懂的人都在买。

医疗险:只能前期垫付,报销有严格的规定,且保险上限不能超过所花费。

所以保险并不等于重疾险,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买一份重疾险就好了。就算是重疾险还能演化出来十几种类型:消费型、返还型、分红型、万能型、多次赔付、提前给付等等。

买保险从来都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如果想当然地认为很简单,那么买错产品吃亏的可能性也一定很大。

还有人期望通过一份重疾险就解决所有的问题,这样看起来好像是简单省事,保障全面了。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,很多搭售的附加险不仅价格不便宜,而且保障可能不太好。

举个例子:

很多重疾险附加的医疗险,不仅保额很低,而且如果当我们住院理赔过后,就没办法续保了。而目前市场上做的比较优秀的医疗险,就算罹患癌症第二年还可以续保。

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期望只通过一份重疾险来解决所有的保险问题,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。

误区九:只买大公司的产品

风险管家产品顾问总能遇到这样的咨询问题:

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大保险公司的产品?小公司的不敢买。

可大家知道吗?中国有近200家保险公司,不是大家听过的就是大公司,没听过的就是小公司。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常识: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便宜。这是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,在日用品、家电等消费类产品领域是适用的,因为价格透明且充分竞争。但是在医疗和保险这两个信息不对称的领域,“高价不容易买到假货”是不理性的。理由如下:

由于信息不对称,你没办法判断商品的好坏。保险和医疗都一样,需要对症下药、量体裁衣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反而不一定是贵的。所以不是大公司的产品就是好的,也不是贵的就是好的。

除此之外,很多人会担心小保险公司的安全性,其实国家对保险行业有严格的监管和多种救助措施,以保证我们的保单安全有效,我们实在没必要操这个心。中国有银行破产过,但保险公司却没有。大家大可放心选择和购买。

 
请选择您要报案的保单类型: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/04/29 17:59:18